編輯推薦: 當你看完這本書時,也許,你能看到我之所以運氣好的‘另一面’——到底是什麼給了我那麼多?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高山,能否達成目標,重要的不是你現在的位置,而是你選擇向哪個方向移動。每個人,只要腳步不停,距離夢想一定會越來越近。 你可以不登山,但你總會遇到自己的那座“8000米”;你可能不知道正確的路,但你總會發現路由心生。 人生就是一種體驗,夢想和勇敢,就是一種能力。 重要的不是你現在的位置,而是你將向哪個方向移動。
【媒體推薦】 當你看完這本書時,也許,你能看到我之所以運氣好的‘另一面’——到底是什麼給了我那麼多?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高山,能否達成目標,重要的不是你現在的位置,而是你選擇向哪個方向移動。每個人,只要腳步不停,距離夢想一定會越來越近。 你可以不登山,但你總會遇到自己的那座“8000米”;你可能不知道正確的路,但你總會發現路由心生。 人生就是一種體驗,夢想和勇敢,就是一種能力。 重要的不是你現在的位置,而是你將向哪個方向移動。
內容簡介: “當你看完這本書時,也許,你能看到我之所以運氣好的‘另一面’——到底是什麼給了我那麼多?”—王靜 《靜靜的山》(珍藏版),是傳奇女性王靜(新浪微博@飛雪靜靜)第一本書《靜靜的山》的升級珍藏版。書中不僅講述她從打工妹到上市公司聯合創始人,從香山到珠峰,5年登頂7座8000米雪山,足跡到地球三極的攀登故事,還增添了她2013年一周內無氧登頂努子峰後連登珠峰並第二次登頂的經歷。 珍藏版內頁採用進口輕型紙印刷,雅致輕盈。精裝純白封面燙壓出攀登者影像,意在激勵所有人生的攀登者,步步巔峰。特殊材質的函套上,隱約透著王靜在洛子峰上所拍攝的珠峰另一面,那是王靜女士獻給所有讀者的深深祝福。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高山,能否達成目標,重要的不是你現在的位置,而是你選擇向哪個方向移動。每個人,只要腳步不停,距離夢想一定會越來越近。
作者簡介:她是被譽為“高山雪蓮”、“商界木蘭”、“中國十大正能量女性之一”的奇女子。登頂過7座8000米雪山,足跡到地球三極。在山上,她遭遇過雪崩,經歷過12級風,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。她出生在四川資陽的小山村,卻是中國上市公司戶外品牌“探路者”的聯合創始人。中國登頂8000米山峰最多的女性。登山、創業之外,她更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,熱衷於環保並從事公益事業。她,就是王靜,飛雪靜靜。《靜靜的山》是她的第一本書。她是: 第一位登頂海拔8156米瑪納斯魯峰的中國女性 第一位登頂海拔8012米希夏邦馬峰的中國業餘登山女性 第一位從南坡登頂海拔8844米珠穆朗瑪峰的中國內地女性 第一位登頂海拔8516米洛子峰的中國女性 第一位登頂海拔8051米布洛阿特峰峰的中國女性 第一位登頂7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中國女性 王靜登山探險歷程 2007年3月,乞力馬扎羅山,海拔5895米,登頂 2007年9月,卓奧友峰,海拔8201米,登頂 2008年10月,希夏邦馬峰,海拔8012米,登頂 2009年4月,PK64個戶外項目進入前4名,到達北極 2009年7月,玉珠峰,海拔6178米,跨越 2009年9月,馬納斯魯峰,海拔8156米,登頂 2010年5月,珠穆朗瑪峰,海拔8844米,南坡登頂 2010年12月,文森峰(南極最高峰),海拔4897米,登頂 2011年1月,徒步115公里到達南極點 2011年5月,洛子峰,海拔8516米,登頂 2012年5月,馬卡魯峰,海拔8463米,登頂 2012年7月,布洛阿特峰,海拔8051米,登頂 2013年4月,努子峰,海拔7861米,無氧登頂 2013年5月,人類登頂珠峰60周年,重返珠峰 2014年1月-6月,歷時143天,完成“地球九級”挑戰項目
圖書目錄:目錄 前言:跨越巔峰 Preface:AbovetheSummit 引言我還回得去嗎?…… Forward:AmIAbletogoBack? 只緣此山中:2007乞力馬扎羅 BecauseoftheMountain:Kilimanjaro2007 風雪夜歸人:2007卓奧友 ThroughtheStorm:ChoOyo2007 等我回來:2008希夏邦馬 WaitingforMyReturn:Shishapangma2008 生死不負約:2009馬納斯魯 ThePromise:Manaslu2009 只為站在這裡:2010珠穆朗瑪 JusttobewithYou:Qomolangma2010 何似在人間:2011南極 Heaven’sHorizon:Antarctica2011 大愛無形:2011洛子峰 HowGreatThouAre:Lhotse2011 速戰速決:2012馬卡魯 ASpeedyAscend:Makalu2012 永不言棄:2012布洛阿特 NeverGiveUp:BroadPeak2012 路無止境:2013努子峰珠穆朗瑪CloudRoad:NuptseandQomolangma2013後記路由心生 Postscript/TheWaytoReadMind
【章節試讀】 引言 我還回得去嗎?…… 通往Gorakshep方向的山脊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出幽冷的光澤……今天是我們登頂珠峰前的最後一次拉練,也是我唯一沒有完成訓練任務的一天。在布滿冰雪和墳堆的山脊上,我上升到一半就脫離了隊伍,一個人橫切到半山腰的墳堆前…… 我呆呆地坐在那裡,遠方在我漸漸模糊的淚眼裡突然失去了方向。有很長一段時間,我的腦子裡一片空白。那些長眠在雪山之中登山者的靈魂,是否棲息在我身邊的這些瑪尼堆裡?他們在生命的最後一刻,是否也會想到了“回家”? 我為什麼要登山? 我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—— 我還回得去嗎? 回家吧? 此時我已經遠離了北京,遠離了那個有丈夫有女兒有爸媽有香噴噴飯菜溫暖的家,遠離了那間溫馨明亮可以看見西山風景的頂層辦公室,來到這個寂靜而讓我一直嚮往的雪山世界。一步一步,腳踏實地地在遍布死亡陷阱的冰天雪地裡穿行,為的是觸摸夢中的雪域之巔—— 這裡有我的夢。 4月初,我進駐了珠峰南坡大本營。登頂之前,一直是適應性訓練和休整。 登山者的眼中,除了山,就是登山的那些人。山在上面,人在身邊。所以,平日在大本營,我們關注最多的就是身邊的登山者。 攀登後山的一位攀登者受了傷。我從望遠鏡裡看到,他被裝進橘紅色的急救袋裡,被捆在了擔架上面。他的傷勢應不輕。後來聽說,他是多處骨折,不能行走了。 即將攻頂前,傳來了一個噩耗。 5月14日一大早,我還沒從帳篷裡爬起來,就接到一個短信——攀登海拔8167米的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裡峰的中國隊員發生了山難,曾經和我一起攀登過卓奧友峰的隊友機長李斌確定遇難。後來又得知,探路者公司的一位7年多的代理商韓昕和另外一位山友也在遇難名單中,此外還有數人受傷。這個消息一直揪痛著我的心,不敢相信這是真的,隊友鮮活的面孔還一直在我眼前晃動。 攀登珠峰前,我和李斌通過一次電話,囑咐對方要注意安全,一定要好好活著回來。李斌是飛機機長,家在深圳。那一次我去深圳聯繫他時,他當班正飛杭州,沒有機會見面。他在電話裡還埋怨我:“你兩次來深圳都不提前告訴我。” “時間太短,下次來我一定提前告訴你,我還沒有見過飛機機艙是什麼樣?等著坐你開的飛機呢。” “只要你提前告訴我,坐我開的飛機,我親自帶你到機艙去看看。” 他的話不斷在耳邊回響,在卓奧友大本營並肩跳舞的情景也浮現在了腦海里。那天,空中飄落著大片雪花,像似與大家一起共舞。機長伸出手讓我接唱的場面就在眼前,那張面帶笑容的臉一直在眼前揮之不去。我們好像剛剛擦肩而過,可是,今天他卻永遠留在了雪山上。我整天眼睛哭得紅腫,無法面對這個事實、無法相信這是真的!(配跳舞、唱歌圖) 我無法接受發生了這樣的意外。 下午,我們一起為遇難的山友堆了一個九層瑪尼堆,正對著遠方他們攀登道拉吉裡山峰的方向。 不停地接到家人、朋友的短信和電話,知道我正在珠峰登山的朋友都關心我的安全,家裡人更是坐立不安。我叮囑發強,千萬不要讓爸媽知道這件事。他勸我:“要不就別登了,回家吧!” 一句“回家吧”,讓我的心驟然一縮,愈發傷感,眼睛裡一直淌著眼淚…… 面對一座接一座的瑪尼堆,一個又一個獻祭給雪山的靈魂,想不出自己為什麼要來登山。 內心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—— 我還回得去嗎? …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