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簡介:按證列目,選輯歷代名醫醫案,上至倉公,下至葉天士,共60餘家,1060餘案,通過加按形式分析各家醫案,對各家的學術思想,褒貶分明,擇善而從;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,析疑解惑,明確指出辨證與施治的關鍵所在,為研究前人醫案難得佳著。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曾說:“中醫之成績,醫案著。欲求前人之經驗心得,醫案有線索可尋。循此專研,事半功倍。”欲由中醫理論學習而入臨床實踐,《古今醫案按》可為首要之選。
作者簡介:周鴻飛,男,碩士,主治醫生,2006年畢業於中國中醫科學院,從事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及中醫內科臨床工作,業餘從事中醫古籍整理點校工作,自2007年至今,整理點校出版中醫典籍20餘部。其中“日本漢方醫學叢書”系1936年陳存仁先生“皇漢醫學叢書”之後,再次系列整理出版日本漢方醫書的一大舉措,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及學術意義
圖書目錄:卷一
中風
類中
傷風
中寒
傷寒
勞複、食複、女勞複、陰陽易
卷二
溫熱病
瘟疫
大頭瘟
暑
濕
消渴
火
霍亂
泄瀉
傷食
不食
卷三
瘧
痢
瘧痢
呃逆
厥
痙
疝
氣沖
眩暈
卷四
虛損
癆瘵
惡寒
發熱
血證
衄血
下血
溺血
汗
卷五
喜
怒
憂
思
悲
恐
驚
鬱
詐病
痰
痞滿
吞酸吐酸
嘈雜
嘔吐
噎膈
喑
咳嗽
喘
喘脹
腫脹
卷六
不寐
怔忡
癇
癲狂
鬼疰
邪祟
夢遺滑精
便濁
五淋
溺閉
小便不禁
小便澀數
二便不通
大便秘結
交腸
百合病
人漸縮小
人暴長大
諸蟲
中毒
骨哽
誤吞金鐵
誤吞水蛭蜈蚣
卷七
頭痛
心脾痛
腹痛
腰痛
背痛
脅痛
膝痛
鶴膝風
腳氣
腳上諸證
面病
耳
鼻
發脫眉落
目
咽喉
唇
口
舌
牙齒
卷八
黃疸
身癢
麻木
痹
痿
癥瘕
積塊
前陰病
陽痿
陰吹
脫肛
痔
瘴氣
尋常瘴
暑濕瘴
毒水瘴
黃茅瘴
孔雀瘴
桂花瘴
蚯蚓瘴
蚺蛇瘴
卷九
女科
經水
師尼寡婦異治
崩漏
帶下
妊娠諸病
腫喘
惡阻
轉胞
墮胎
難產
胎肖胎忌
胞衣不下
血暈
腹痛
腰痛
頭痛
中風
痙
瘈搐
厥冷
發熱、譫語、昏瞀
寒熱
驚
潮熱、吐衄血
泄瀉
浮腫
氣喘
損破尿胞、脫下子宮
玉關不閉
卷十
外科
疥瘡
痱痤
瘤贅
瘰鬁
黴瘡
下疳瘡
肺癰
胃癰
腸癰
腹癰
乳瘍
幼科
胎毒
胎暈
熱證
汗
喘
吐瀉
嗜臥
驚搐
癇
瘈?
黃疸
癖積
疳積
曲背
異證
龐跋
章節試讀:一人久患泄瀉,以暖藥補脾,及分利小水諸法,不應。一醫診之,心脈獨弱,乃以益心氣藥,兼補脾藥服之,遂愈。蓋心火能生脾土,又於命門火生脾土之外,另伸一義也。
宋徽宗,食冰太過,病脾疾,國醫不效。召楊介,進大理中丸。上曰:服之屢矣。介曰:疾因食冰,臣請以冰煎此藥,是治受病之源也。果愈。
震按:此又於諸法之外,另伸一義,穎悟者可以觸類旁通。
李士材治閩人張仲輝,素縱飲,又喜啖瓜果,忽患大瀉,諸用分利、燥濕者,俱不效。李診其六脈皆浮,乃引經言“春傷於風,夏生飧泄”,用麻黃三錢,參、術各二錢,甘草、升麻各一錢,取大汗而愈。
震按:此即效戴人治趙明之之法,而加參、術,尤為穩當。
繆仲淳曰:金壇莊斂之,素壯實善啖,仲夏忽患泄瀉,一應藥粥菜蔬入喉,覺如針刺,下咽即辣,因而滿腹絞辣,隨覺腹中有氣,先從左升,次即右升,氤氳遍腹,即欲如廁,彈響大泄,肛門恍如火灼,一陣甫畢,一陣繼之,更番轉廁,逾時方得離廁,所瀉俱清水盈器,白脂上浮,藥粥及菜蔬俱不化而出,甚至夢中大遺,了不收攝。諸醫或雲停滯,或雲受暑,或雲中寒,百藥雜投,竟如沃石,約月餘,大肉盡脫,束手待斃。予往診之,脈洪大且數,知其為火熱所生病。用川黃連三錢,白芍五錢,茯苓、扁豆、石斛、車前各三錢,橘紅二錢,炙甘草一錢,煎成,將井水澄冷,加童便一杯,藥甫入喉,恍如飲薄荷汁,隱隱沁人心脾,腹中別成一清涼世界,遂臥達旦,洞瀉頓止;連服三劑,大便已實。
|